科学与艺术融合,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刘莉及其团队研发的运动员比赛服,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作为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主任、北京服装学院长聘教授,刘莉带领团队努力创建国内冬季运动项目高性能比赛服研发体系,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组建多学科综合性研发团队,提升我国冬季运动项目比赛服的科技实力,填补多项国内研发技术空白,实现从0到1的突破。
去年5月,刘莉获评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资料图)
虽然北京冬奥会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刘莉和团队的研发工作并未止步。除了在冬季运动项目服装领域继续深耕,她还把研发工作扩大到了游泳等夏季运动项目,为其设计比赛服装。
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刘莉,听她聊聊科研背后的故事。
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主任、北京服装学院长聘教授刘莉。新京报记者 李欣侗 摄
多学科交叉,研发“快护暖美”的冬季运动服装
新京报:冬季运动项目服装的研发是从什么时候起步的?
刘莉:我们是从2018年开始做相关的研发,最初的契机是接到了需求,为即将参加2019年花样滑冰世界锦标赛的中国运动员隋文静和韩聪定制比赛服装。这是我们团队第一次为冰雪运动员设计比赛服,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经过不断地攻坚克难,团队3周内为两位运动员定制了6套衣服,最后他们也是身着我们设计的服装在比赛中夺得了冠军。
第一次“试水”成功后,团队就开始钻研为更多冰雪运动项目的健儿们设计比赛服。2019年,我们成功申请到了科技部的项目支持,开始系统性地为冬奥队伍做比赛服的科技提升。
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们团队设计的比赛服涉及9个运动队,包括短道速滑、速度滑冰、高山滑雪、花样滑冰等,共协助这9个项目获得了5金2银2铜的好成绩。作为比赛服设计团队,我们也非常开心。
新京报:冬季运动项目服装的研发有什么特点?
刘莉:团队在研发中总结出了冬季运动项目服装的四大关键技术,即“快护暖美”。
“快”针对的是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竞速类项目比赛服的综合减阻问题,解决多参数耦合条件下冬季运动竞速类比赛服装跨尺度协同减阻机制。对于运动员来说,0.01秒都是很关键的。
“护”涉及训练比赛过程中服装装备的保护性能。冬季运动项目速度快、环境复杂,运动员损伤风险较大,主要有冲撞和刺割两类损伤。比如高山滑雪训练防护服,采用新型柱状阵列式抗冲击结构和新型吸能缓震材料,能有效保护高山滑雪运动员穿越旗门时的抽打伤害;短道速滑比赛服则全身使用防切割面料,全面保护运动员身体,同时考虑肌肉压缩、服装减阻功能。
“暖”是冬季运动项目的普遍需求,在服装设计时,可以通过提升纤维保暖率,或使用主动加热技术,把电能量转化成热量。
“美”也是需求之一。比如在花样滑冰比赛服的设计中,衣服要与比赛音乐曲风相关,同时结合中国文化元素,今年着重增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运用,比如刺绣、传统印染等。
刘莉正在为一件花样滑冰比赛服贴钻。新京报记者 李欣侗 摄
新京报:运动员服装的研发,科技含量非常高,是不是涉及了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刘莉:是的,我们做的这项工作之所以有所创新,就是因为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纺织科学与工程、体育科学、材料科学、摩擦学等。事实上,这是非常系统的工程,在整个研发过程中,都是各领域专家共同参与的。
扩大研发领域,为夏季运动项目设计服装
新京报:在团队自主研发冬季运动比赛服之前,这种服装都是通过海外进口吗?会不会有很多局限?
刘莉:是的,以前在大的比赛中,运动员比赛服一般都是海外定制的,但这其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通过海外订购拿不到顶级服装,尤其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服装,拿得到的服装可能用的都是很久之前的技术了,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国家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另一方面,从海外订购比赛服,细节化的东西比较难定制,服装如果要修改,送去国外的成本比较高。
在冬季竞速类比赛项目中,0.01秒很可能决定一块奖牌的归属,而服装和装备或许就是这0.01秒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能够研发国产比赛服,是非常重要的。
刘莉工作间里展示的部分服装裁剪工具。新京报记者 李欣侗 摄
新京报:冬季运动比赛服的研发,在国内可以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这些服装具体起到了哪些效果?
刘莉:我们根据中国运动员的生理特征、运动表现以及湍流控制理论专项研发的比赛服,在风洞实验室中测试超1000小时。根据统计,在速滑滑冰、短道速滑、钢架雪车、高山滑雪4个速度类项目上都为运动员实现了有效减阻,其中有3个项目的阻力下降超10%。这一减阻效果,在国际上也是处于一流行列的。
新京报:去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不少运动员穿着你设计的比赛服取得了好成绩,赛后他们有跟团队交流吗?
刘莉:北京冬奥会期间,我作为国家队保障人员,全程在闭环中。比赛前,我们和运动员针对服装有过一些交流。比赛结束后,我也收到了很多运动员发来的信息,感谢我们团队设计的运动服,这让我非常开心。包括冬奥会后,我们也陆续邀请了不少运动员来到学校,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希望通过深度交流为之后的研发做铺垫。
新京报:北京冬奥会已经过去一年了,冬奥健儿比赛服的设计是否还在继续?团队现在主要在做哪些工作?
刘莉:一方面,我们仍然在继续做冬季运动项目服装的研发,不仅是比赛服,还包括其他服装。另一方面,我们还与企业合作,把研发工作扩大到夏季运动项目中,比如游泳等,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种新的挑战,希望未来能有所突破。
刘莉及其团队设计的冬季运动项目服装。新京报记者 李欣侗 摄
为争金夺银贡献一点力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新京报: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你如何理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刘莉:我是一名科研出身的教师,目前在做的科技研发是一项延续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科学和艺术融合的重要性。
我们在研发中会秉承一个原则,就是科学的东西一定是美的,它可能是一件服装,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器具,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要兼具美的特质,这样才会更加出彩。所以我们在研发运动员服装时,会格外地关注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举例来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运动员在场上的整个过程大概十几秒,在空中展现的时间只有3秒左右,裁判主观打分,那么运动员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服装纹路怎么设计、宽松度如何,都会影响运动员动作的展示度。
以北京冬奥会为例,比赛一般安排在晚上7点后,夜幕中会有一些光,但总体来说是在夜空中的一种呈现,到底该用什么颜色的服装与夜色搭配在一起效果最好?是应该融进夜色,还是与夜色形成较大反差?我们邀请了国内顶尖级裁判员来做实验。
最后发现,当使用深蓝色服装时,虽然对运动员动作的“小失误”有一定遮蔽性,但裁判也不会打太高的分数,即便是运动员完成了一个高水平、高难度的动作,裁判员还是会倾向于保守打分。所以,我们决定采用白色这样对比度高的比赛服,同时设计一些显眼的花纹,反而有可能给高水平运动员带来更好的成绩。
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就能说明,科学与艺术融合,能够碰撞出非常不一样的火花。
新京报:在你们团队的科研楼里,可以看到许多奖状和感谢信,获得了这么多荣誉,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刘莉:其实我个人是感到非常荣幸的,能有这么一个机会来为国家效力,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给我们团队及我个人带来的成长,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做冬奥服装研发的过程中,我们既实现了自己的学术理想,得到了社会认可,还能为运动员们服务,在他们争金夺银的道路上贡献出一点点力量,这是我们团队最大的心愿。
新京报:对于未来想投身于科技领域的年轻人,你有什么寄语?
刘莉:科研工作,不是一份立刻就能看到成果的工作,它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也可能会坐很长时间的“冷板凳”,但是这种积累是必须的,一定要有很长的韧性。科研不好做,只有当你经受住了压力、突破了重重困难之后,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所以我想对年轻人说,做科研,要勇敢地接受所有挑战,不要灰心,碰到问题的时候恰恰是你成长的时候,加油!(作者:徐美慧 李欣侗 赵亚楠 周博华)
标签: